比起“粮食危机”风波,这个陷阱更值得我们警惕

文 | 赵清 栩然
发布 | 栩先生(ID:superMr_xu)
1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突然爆发了“抢粮风波”,一些地方的大超市,一走进去就会发现米、面货架有些空。
这次的“抢粮风波”到底从何而起?
看了下近期的新闻报道,才发现端倪:
受疫情影响,3月24日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宣布本国粮食禁止出口。
于是就有很多小道消息说,2020年会出现粮食危机,米面要涨价。
听闻此信息后,有些人感到恐慌,立刻又将消息告诉了身边人,三人成虎,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抢粮,进行囤积。
为消除民众的恐慌情绪,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特意在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上世纪50、60年代,缺粮确实是老百姓们恐慌的事情,可现在都2020年了,疫情也没有严重到让全国、全世界都不生产粮食了,怎么可能缺粮呢?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国外暂停向我国供应粮食,实质上的影响真的是小之又小!
可是,为什么如此明显的事实加上政府义正辞严的说明,还是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呢?
倒回头去看看,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儿从来就没有少过。
2013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区突然爆发了“黄金抢购潮”,抢购黄金的主角,是中国的大妈们。
大妈们为什么在同一时间抢购黄金呢?
很多大妈回答说,是因为近期黄金降价了,为了“占便宜”而大量抢购黄金;更多的大妈更是表示“没什么原因”,就因为大家都在抢,所以我也抢!
事实上,当时黄金的降价来源于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华尔街,金融大鳄们在国际市场上大举做空黄金,却不料遭遇了中国大妈的“伏击”。
跟风抢黄金的结果就是,在那次“抢购潮”之后,黄金价格继续下跌,很多奔着“占便宜”去抢购黄金的大妈们,在随后的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回本。
2011年3月中旬,全国又出现了约一个星期的“抢盐事件”,放眼望去,各大超市处处可见人潮涌动的“抢盐大军”,有的家庭甚至囤积了3年都吃不完的食盐!
抢盐事件又为何出现呢?
原因更令人啼笑皆非,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并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于是就有很多谣言传播了出来:
核辐射会扩散到周边几千公里的海水中,而我们吃的食盐就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所以以后吃的食盐会含有核辐射,有害健康,赶紧囤积已有的食盐吧!
很多人就是因为听信了这样的谣言,组团大批抢盐。更有甚者,连谣言都没听到,也加入了“抢盐大军”,原因很简单:因为别人都在抢,所以我也抢!
……
类似的“非理性群体行为”真的不胜枚举。
其实很多引发群体事件的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甚至一戳就破,可为什么依然有如此多的群众参与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本书:《乌合之众》

2
这本书出自19世纪的法国,但里面的“大众心理研究”却并不局限于某一时间段、某一区域。
它同样适用于现代、适用于当下的各类人群,揭示了“非理性群体行为”背后深层次的规律。
下面,我们就用《乌合之众》书中的一些观点来分析下,这些年里的群体性的各种“迷惑行为”。
观点一:群体的容易受非理性因素驱动
《乌合之众》认为,一旦有超高智商的人融入群体,其智商就会迅速下降,失去自己的常规判断!
群体对理性分析丝毫不感兴趣,他们只接受有感性化色彩的思维驱动,即“集体意识”。只要群体中出现某些不同的声音,会迅速被“集体意识”所淹没、同化。
大家都熟悉各火车站候车室里人潮涌动的场景吧?
尤其在春运时期,一旦广播发出信息:某某次列车开始检票,会出现什么场景?
一定是群体迅速拥挤甚至推搡,黑压压的排成长队检票入站,入站后又竞相奔跑着穿过通道、上车,焦急的寻找自己的座位号……
这时候驱动群体的情绪是什么?
恐惧!
恐惧什么?恐惧排在队伍后面就上不了车;恐惧自己如果不去拥挤,就会被人群视为异类……
其实只要我们理性一些,就知道这种恐惧经不起任何推敲:
事实上,铁路部门在制定列车时刻表时,早已根据各站的上下车人数,设定了火车在每个车站的停留时间。换句话说,只要不迟到,列车停留的时间足够所有人上车,根本不需要拥挤!
只是,这样的理性判断有用吗?当火车到站时,绝大多数人依然疯挤在检票口,唯恐自己上不了车……
观点二:群体认为“数量就是正义”
人天生就是群居动物,有社交需求,需要归属感。这样的天性,会让独处的个人不由自主的被群体吸引,成为群体的一份子,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接受的“群体意识”。
这一点,同样可以理解为“大多数人共同认为的就是真理”,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随“群体意识”的大流,使“大多数人”这个队伍更加壮大,如此循环……
1600年,当布鲁诺因为宣传“日心说”(地球围着太阳转,而非太阳围着地球转)被烧死在意大利罗马鲜花广场时,那些围观叫好的群众全部认为“地心说”才是唯一的绝对真理!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所以我也这么认为!
2003年的非典时期同样出现了“抢盐风波”,为什么呢?
因为有传言说“非典”就是“缺碘”。
哪里有“碘”呢?食盐!所以,赶紧去抢!
无论这种说法多么荒谬,只要大多数人这么认为了,去抢盐了,所以我也这么认为,也去抢!
观点三:群体只接受简单的结论
从理性上分析,任何结果的发生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里面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
但群体从来不关心复杂、多变的背后逻辑,他们会简单的把事物“A”和“B”之间划等号。
来看看群体容易划等号的结论:
孩子上个好学校 = 拿高分 = 考个好大学 = 未来有前途;
钻石 = 持久不变的爱情;
双黄连口服液 = 抑制新冠病毒;
……
如果把这些结论得出的“小yes”串联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大yes”的结论,促发群体行动,不信你看:
疫情会不会造成其他国家限制出口粮食?会!
如果市场缺乏粮食供给,价格会不会抬高?会!
买同样品牌、同样质量的粮食,你希望价格高一些,还是价格低一些?当然是价格低一些!
那还不赶快去抢?好!
你看,每一个“小yes”后面貌似都正确,串联到一起得出的“大yes”结论,群体也不会怀疑!
观点四:群体的情绪是极端的
在群体看来,任何能引起情绪化的事物都是非黑即白,要么是坚决的拥护,要么是坚决的反对,根本不存在中间状态。
这时如果有特别能煽动大众情绪的人出现,就会被群体视为“精神领袖”!
“精神领袖”是完美无缺的,他说的话只要能放大这种极端的情绪,就是无可辩驳的真理。
如果这个“精神领袖”善于用一系列的“小yes”让群体产生共鸣,那么就很容易把带有极端情绪的“大yes”植入群体的头脑中,引发群体的行动。
楼下跳广场舞的领头大妈,突然告诉大家说“米面都要涨价了,赶快去抢购啊”,随后一定会引发一群大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超市!
观点五:群体容易受一些特定标识、物品、行为的暗示
如果群体看到有人穿着法袍,无论是不是,群体都会认为这个人是个法官,他说的任何话都有权威性;
如果群体看到有人在敬军礼,无论是不是,群体都会认为这个人是个军人,他做的任何行为都有力量;
如果群体看到有人开着豪车,无论是不是,群体都会认为这个人这是个富翁,他戴的表一定是高价的。
被称为“印度国宝”的阿米尔汗,他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都在中国受到了热烈欢迎,而其另一部电影《我的个神啊》相对来说并不出名,但此剧背后蕴含的意义却非常深刻。
剧中有一段情节是这样的:
阿米尔汗扮演的外星人请来了一群人,分别穿着不同宗教的服装,让群众辨认这些都是谁。
群众当然就按照这些服装背后的含义来回答说这是某某宗教的信徒,可结果,这些都是普通人,只是换上相关的服装而已!
一旦有人运用这些标识、物品和行为,群体就很容易被表面上的东西蒙蔽,忽略其内在的意义。
你以为你的行为只是自己自由选择产生的吗?
殊不知,早已有人利用各种手段将信息植入了你的大脑,让你做出他们希望发生的行为。
3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是想给大家分享一点干货。
尤其是在当下国外疫情还处在集中爆发的阶段,国际政治乱象丛生,整个世界笼罩着波诡云谲的无数可能性中,保持理性、不盲从,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让自己盲目的成为“非理性群体”中的一员呢?
其一,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借我一双慧眼吧
独立的思考,来源于长期的观察、阅读、沟通、洞察形成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世界上还真没有什么马上成长的诀窍。若说有,那就是融入高端视野人群的圈子。
社会上一直有“圈层文化”之说,每个人的思想都受身边紧密接触的圈子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就是自己的潜意识(这也是“群体意识”形成的机制)。
与其受一些浅显人群的影响,还不如主动融入有高端视野的人群圈子吧!参加这类人群的聚会,阅读这类人群的文章,都不失为好方法。
其二,修炼心性,在“非理性群体行为”中寻找机会
我曾遇见一个高手,在2011年“抢盐事件”中不但没有跟风抢盐,反而大赚了一笔!
怎么做到的呢?
在“抢盐事件”刚开始时他就独立思考,判定这种行为短期内会非常火爆,但长期无法持续。所以,就在A股市场中短线操作了一支盐业股票,随着这支股票的暴涨,仅仅一周就获利20多万!
一开始我非常羡慕,他当时怎么没和大家分享这个想法?
后来才明白,即使分享了也没用,因为那时的我还没有足够的心性!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就是“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即使知道这是群体的非理性行为,也很有可能在无意识中被带动,这是人性深处归属感、怕被群体排斥、怕承担责任等心理使然。
不信,你试试:
如果火车到站了,所有人都向检票口涌去,你就稳稳坐在座位上,最后一个进站上车,感受一下自己内心慌不慌?
如果身边人都去抢盐、抢粮了,你就是不盲从、不跟风,无论别人多么劝你都不去,感受一下自己怕不怕被视为异类?
如果有传言说股市要连续熊好几年,身边人都在慌乱中抛售股票,你却经过独立思考,发现这是抄底的好机会,想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当你要下单时,感受一下内心虚不虚?
真正的高手,所做出的的决策往往是“反人性”的!
股神巴菲特说过“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另一位华尔街传奇索罗斯更是倡导“反身性理论”,即利用“羊群效应”产生的非理性行为而获利。
你以为这里面的韵味,仅仅是话面意思那么简单吗?
如果没有修炼出足够的心性,不能抵御强大的群体意识压力,不敢在群体行动中反其道而行之,没有足够的底气为自己的独立决策负责,知道这些道理也没任何用处!
毕竟,人生本身也是一场修炼的过程!
延伸阅读:
1、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这次疫情
2、为什么说新冠病毒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背后的真相异常残酷
3、魔幻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 END ——
你好,这里是职场技能领域“最具价值微信公众号TOP10”——栩先生。希望我的文章,能帮助你解决个人成长的一些真痛点、真问题。后台回复“2”,送你几篇高效能工作学习和高质量人际关系方面的高赞干货:
《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忙忙》
《如何提高说话技巧?我有九招实用秘笈》
《为什么心机重的人,却比你过得好?》
更新时间:周一到周五,12:15。欢迎扫码关注我们一起高效成长。
【唯一成长社群限时特惠】
栩先生的读书成长圈
3000人抱团成长 各项数据位居全平台前列
2020年4月全新升级
聚焦“高效能工作学习”和“高质量人际关系”
为你答疑解惑 | 陪你共读好书 | 助你高效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
点亮“在看”明是非,辨真理
不做乌合之众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栩先生唯一成长社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万创散文网 » 比起“粮食危机”风波,这个陷阱更值得我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