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带着诗情,从西花园走向未名湖——我走进了北大培文教育

带着诗情,从西花园走向未名湖——我走进了北大培文教育北上,我到了北京,加入了北京大学培文教育集团。春节过后,于寒冷中离开苏州,去了更寒冷的北方。北方是我所喜欢的,(虽然没有真实地生活过,我所说的真实是融入当地世俗之中),偶然去住几天,可那种洒脱、那种冬天的竦肃,会令我肃然起敬。从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在那儿过日常的生活。住在北京的小区里,每天出门,或坐公共汽车、或坐地铁,或步行,真实地体验北京的风土人情。 或许是缘。从苏州十中的西花园,走入北京大学的燕园。西花园与蔡元培联系在一起,燕园更与西花园联系在一起。我离开十中的校长岗位,于西花园做的最后一件事,为蔡元培树了座像。那是我的一个心愿,蔡元培于振华女校(苏州十中的前身)功莫大焉。蔡先生孙女蔡磊砢于北大教育学院任教,几年前曾追寻祖父足迹而来,于西花园我们成了朋友。我入职培文教育前,进燕园,第一个朝拜的地方,是北大教育学院,于大厅蔡元培坐像前与蔡磊砢老师合影留念。心有所系,竟是身之所依。
培文总裁高秀芹博士是一位诗人,第一次见面送我一本诗集《湘夫人的情诗》,那如水中盛开的牡丹花,不可能竟可能,梦境里开出真实的花,灵动又富贵。她是谢冕的弟子,兼任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还送我我一本北大出版社出版的《2018年北大新诗日历》,精美典雅,收集了所有从北大走出走进的当、现代诗人之诗,分明是一本当、现代中国新诗选。北大是中国新诗的圣地。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喜欢写诗的人,在新的岗位上,能与北大相联系、与中国新诗源头之地相联系、与未名湖之诗情画意相联系,何其有幸? 多年来,我在所谓的“最中国的学校”,践行诗性教育。诗的理想、诗的思维、诗的气息、诗的日子、诗的校园生活,那是蔡元培的美育理想、美育思想的一次现代诠释。现代新诗的本质意义在于:开始了现代社会的诗性进程。从当年蔡元培在振华女校(今日苏州十中)担任校董的园子,即西花园,走向走向未名湖,回溯历史,还是面向未来? 那天,走进燕园大厦北大培文教育集团总部为我准备的入职会场,瞬间领悟。周边的墙上,满是艺术化的培文教育理念,以及所形成的理念体系。北大精神、培文学校校训、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等等,散发的气息,仿佛置身于北大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精神强大气场之中。

培文学校的校训是北大老校长、中科院院士周其凤所题:“因培育、得创造、共成长”。其内涵是什么?似乎懂又似乎不懂,似乎明白,似乎又不明白。高总裁带我去拜见周校长。一个和善、大爱的学者,一起走在未名湖畔,早春的北京有些寒意、有些暖和,聊教育、聊培文教育、聊我们教育的理想。理想在哪里?他说孔子的因材施教、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啊,他对培文题写的校训不正是与其一脉相承吗? “因培育”,怎么培育?也就是实施什么样的教育?真教育在哪里?如何回到教育本质上去做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关注人的不同特点的教育,即以人为本的教育,那似乎与我们这几年倡导做自然般美妙的教育、做俯下身子静候的教育、做有一点迷蒙与神秘的教育、做做超越变态的教育等,不正有其渊源关系吗? “得创造”,提出了培养什么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是不是原创性?今天的原创性在哪里?面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我们还有“有所得”吗?“得”的含义是什么?那些感悟能力、顿悟能力、直觉能力等等,在哪里?还在我们的课堂上,在我们的校园里吗? “共成长”,是“有教无类”的最好诠释,即当下所强调的公平、优质教育。所谓共成长,生生共成长,师师共成长,师生共成长。师生人人平等,不分高贵低贱,与我们诗性教育,所提倡的做个个绽放的教育、做一路有风景的教育,同样是一脉相承的。与人是这样,与校也是这样,校校都能得最好、得到最优化发展。人人(校校)都是美妙的一棵树,树与树在一起,组成森林,而不是原野上的一棵树,成为孤独的风景。

立足北大的培文教育、培文学校,将以自己的独特实践展示其美妙的愿景。培文有一句名言,叫做:“做中国最专业的基础教育管理机构”,这是培文集团自身建设目标。其内涵是深刻的,有三个层次的内容要求: 第一个层次:培文教育集团的自身建设,是基础。需要有素质有素养的专业管理者。专业素养是什么?仅仅包含文化素养、教育素养、管理素养?还有什么?其最重要的衡量的标准是什么?除了对其自身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要观察其管理行为,所达成的工作目标。 第二个层次: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最专业的管理。我不断地反问自己,什么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最专业的管理?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方式、方法、途径、渠道就够了?情感、情怀般感染,人文范畴的价值引领,可如何进入超越方式、方法的文化管理?最专业的管理,即是没有模式、模型的管理,也即是个性化的管理,是不是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说的“无为而治”? 第三个层次:做中国最专业的基础教育。建立最专业的管理机构、实现最专业的管理,不是极终目的,只是手段,做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才是目的。培文教育集团的价值观,以及价值观体系是建立于这个基点上的。所谓最专业的基础教育,或者最专业的学校,是最符合国情、最顺应时代的潮流,又能与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合拍。教育的理想与教育的现实和谐一体。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的治校、办学主张之一,就是“兼容并蓄”。没有门户之见,“美美与共”。因而,培文教育把握好各种关系,将全面吸收、借鉴各种优秀的教育成果,比如,博雅教育、新教育、诗性教育等等,提倡培文学校的个性发展,需要具有博大的教育胸襟。 我想追问,当下教育最缺什么?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教育的、学校的、乃至我们教育管理者的情怀呢?使命担当呢?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为什么出不了大批量的创新人才?周其凤老校长提出的校训:因培育、得创造、共成长。其中的“得创造”,指向十分明确,经过培育,包括我们自己,得到共同发展,在哪里发展?最主要的要在“创造”层面发展。当下,教育正处于创造层面?还是制造层面?从整体上来说,当然是后者。创造的内核是原创性,我们的原创性呢?学校的原创性呢?校长、教师的原创性呢?没有上述的原创性,哪有创造?哪能于学校教育之中培养出真正的创造人才? 培文是制造?还是培文创造?培文最大的优势在于立足北大,培文最大的潜力在于教育与文化融合。培文的“培文杯”青少年写作创意大赛,涉及到二十多个省,每年数十万的中小学生,其创意二字与培文学校校训的“创造”二字,是相通的。培文创造、培文创意,是培文的精髓所在,是培文的价值所在、是培文的魅力所在。 创造是教育之魂,有没有灵魂,是学校教育有没有境界之根本。除了灵魂之外,还要有肉身。什么是学校之肉身?即学校的日常生活。要有灵,要有肉,要有高贵的灵魂,要有美妙的肉身。灵与肉结合,要有高贵的灵魂与美妙的肉身完美的结合。什么是教育的、学校的灵魂?什么是学校的肉身?内涵的阐述,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需要我们在培文教育、培文学校的具体实践中,用我们的实践来诠释。 我在苏州十中这所被称之为“最中国”的学校里,践行诗性教育。我们曾提出了“质朴大气、真水无香、请听天籁”的文化精神;赋予了诗性教育的“本真、唯美、超然”的内涵;我们定义了“情怀、担当、原创”师生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这一些与培文教育有多少相同之处?审视之后,令我惊讶、令我欣喜。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异中有同,同而合一。培文秉持北大文化传统,突出“人文、科学、创造、博雅、兼容”这些要素。我自信,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一贯教育之追求,与之是吻合的。 从西花园到未名湖,从小巷深处,走向湖光山色,从南方到北方,从素雅柔弱之地,到阳刚威武之地,是偶然,也是必然。是路途,也是心路。是春天到春天的过程,是诗意于岁月之中的怀想。
2018年3月11日,于姑苏石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万创散文网 » 柳袁照:带着诗情,从西花园走向未名湖——我走进了北大培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