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等高线(学习主题之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整体设计思路)

学习主题之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整体设计思路
学习目标:
1.说出等高线的定义,在等高线模型图上,是你判断坡度的陡缓。
2.用相应的学具教具或模具来画出等高线,在模型上识别山谷、山脊、陡坡、山峰。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顺利地识别山谷、山脊,陡崖、山顶,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相应的地形部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出常见的五种陆地地形,说出它们的区别。
学习的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谷、山脊、陡坡、山峰。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坡度的陡缓,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教学思路
其实如果知道了什么是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应该是地图中最难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立体到平面的思维转换。学生在这个地方需要建构空间思维,理解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投射到平面以后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利用教材寻找到了什么是等高线以及在等高线模型图上和学生一块来寻找相应的部位。然后利用等高线模型图识别相应的部位。在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了解概念,然后寻找特点,归纳规律,学会使用。
但这里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空间的图如何投射到平面上,在平面上如何能够展现空间的状态?这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也成为很多学生,在这个地方容易出错和犯错的原因。
所以在这一部分的设计过程中我突出了让学生通过做模型、通过观察、然后自己总结概括,提高理解程度,顺利化解难点。这样就可以顺利的实现他立体到平面的认识转换,一旦这个关节打通以后。等高线5个部位的识别就变得比较轻松。学生体验以后,认识很容易说出等高线的排列规律。这比我们让她通过直接读图后得出来的结论更加形象生动,能够在头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以往的练习反馈过程中,学生对山谷、山脊的排列规律和识别是他们最容易出错的难点、疑点。就这一部分如果加上实践活动就显得容易很多。在近几年的活动中,我运用了很多材料,比如土豆,苹果,桔子,沙土、泡沫板、彩泥、陶土等。
在引导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学生利用纸板,有也有学生利用泡沫板做了立体到平面的可以转换的模型。但是无论用什么样的模型去做,无论做成什么样的样子,只要学生经历了一个过程,就可以真的理解什么是等高线,真的能够识别山谷和山脊。
下面我们简单来介绍一下我们本次设计教学思路。
第一步,识别“真实山体部位”的名称。
比如我们在真实中,学生有很多经历的过程,很多孩子的旅游或者出行的过程中都见过山。但是关于身体的部位,他们认识并不是特别清晰。所以第1步要让学生真正的识别山的部位是什么?在真实的山中是哪个地方或者哪个区域。这一部分内容郑州市教研室的赵丽霞老师曾经有过比较生动形象的设计。现在郑州以及外地的很多老师在讲授部分内容的时候,都采取了这个过程。我是把它命名为“看山识山”。这里的“看山”就是看山的景观照片,“识山”识别山体部位。
这部分识别的过程中,切忌以老师讲解为主,应该展示图片以后让学生在相应的投影或者图片上进行识别。这个识别的过程就是认识统一的过程。

这部分内容的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先在景观图上指出,然后出示相应的线条,来验证学生指的位置是否正确。这里讲的应该少一点,学生议论和争议的应该多一点。因为当所有的认识统一起来的时候,学生就真的识别了山体不同部位。最后一幅图是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识别这些山体部位。
第二步,介绍等高线的绘制过程。
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就是播放一个视频,告诉我们在野外到底如何进行测绘。经过测绘。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平面图上相应标注不同的海拔高度。这些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就成了等高线。这部分内容以往很多时候我们就直接介绍出来等高线,海拔相对高度,并让学生反复练习。实际上我是觉得,首先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测绘的,测绘以后用到的,那个高度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个高度。那么如果我们想要高度统一的话,就需要找一个绝对的高度,在基础上引出海拔的概念,我觉得更为合适。在认知的过程中没有陷阱比较平和。
我们通常的情况我们介绍了等高线、海拔,,用等高线绘出高线地形图。这就缺乏了一个海拔引出的概念,为什么要用海拔?海拔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我个人认为就对等高线绘制过程中这个视频的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我们得到的各种等高线地图都是绘制数据加工而来。二是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要用海拔而不用其他的高度。同时再将高度进行区分,比如说分成,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两种。当学生对概念真的理解以后,那么相应的计算和识别就不成问题。
第三步,用模型建立平面和立体之间的链接。
知道了什么是等高线,也知道了山体部位,就需要学生用模型搭建出各种山体。然后利用这些搭建好的模型来识别山体部位。
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当然上课现场做模型更好。经过几年的摸索,我选取过不同的方式。比如让学生通过对硬币的方式来搭建山体。也有用我们已经做好的泡沫板,或者是硬纸板让学生搭出山体。也有通过视频介绍前几届学生制作的方式,让学生提前做好各种山体模型,然后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让学生真的理解,什么是等高线与山体模型是一个自学习的过程,效果非常好。但他的问题是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所以这几年我经常采用现场搭建模型,然后给学生准备相应的素材。这几年我才能去的素材,除了准备好的各种纸板之外,就是我准备大小硬币一组组照片。

其实无论是纸板还是硬币,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动手,自己摆放山体的部位。我们在野外如果能够识别扇的部位,能够用硬币来摆出相应的部位,并且用手指,用展示的方法把这些部位相应的说出来,说清楚。我想对于后面他绘制出来相应的等高线,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通常说在山体的5个部位中山峰的往往是一个点。然后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都是一个区域或者某一条线。只有学生能够用模型或者叫具象它摆出来,用手指出来才说明他真的识别并认识了它。
第四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能够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并能够用模型摆出相应的山体部位这些都为绘制等高线奠定了基础。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从上面往下看,也就是服饰的方法来看这些山体的部位。在识别山体部位时我通常采取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
用俯视的方法把一个一个部位都在平面上绘制下来。如果是用硬币或者直板,不要求会变得特别精确,但要求真的能够理解。这一部分的学习一定让学生先自己说出来,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结论进行浓缩概括。包括6个小步骤:
第1步,绘制一个独体山。要求能够展示出山顶,山脊。同时要求他观察山顶和山脊的位置,等高线的排列有何特点?
第2步,根据模型的摆放,专门绘制出来一个陡坡和缓坡。同样是要求学生绘制出来以后,来观察等高线的排列特点。
第3步,绘制一个组合的山体,包括山谷和山脊的一个复杂的等高线。还是要求学生来观察山谷和山脊等高线排列有何规律。
第4步,要求他在组合山体中找出鞍部。同样需要观察鞍部地区等高线的排列规律和特点。
第5步,是用简洁的方法来描述,概括出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第6步,用列表的方法来总结,山体五个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山体部位
等高线的特点
山顶
等高线中部数值越往中心数值越大。最大值的中心点即为山顶。
陡崖
等高线叠加在一起。
鞍部
两个山顶中间的位置。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凸出。“向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凸出。“向高处凸出”
我想通过这6步,然后我们用简洁的方法来概括出每个山体部位的特点。学生就能够熟练掌握并顺利识别。
至于后面我们用等高线模型图总结出等高线读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数值找最值。一般是为了寻找山顶或者山谷。
2.根据延伸看递变。也就是根据数值的延伸排列情况来判断出数值变大或者变小的趋势。
3.根据疏密看差异。也就是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一般差异大,等高线稀疏地方一般差异小。
读图方法和技巧,需要老师精讲,然后反复的训练让学生熟练这些读图技能。
第五步,看到看出变形图——等高线剖面图的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由来。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看懂了等高线地形图,知道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含义,能够进行平面和立体之间的转换。那么利用等高线来绘出地形的剖面图,以及利用等高线着色,绘出分层设色地形图。由此判断地面坡度缓和识别地面不同地区地形特点应该是迎刃而解的事情,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万创散文网 » 什么是等高线(学习主题之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整体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