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花园(她们)

圆明园花园

101中校猫-女生宿舍守护者昵称特朗普
这个周日,2021年4月18号,我们北京新东方将在中国大饭店举办北京地区国际教育展。
 
这个教育展我们已经办了很多年,今年比较不同。第一,今年参展的公办校国际部非常全。第二,几乎把所有关键的国际学校都请到了。第三,演讲嘉宾量级非常高。
 
本来我们新东方特别爱讲,前几年教育展的演讲厅基本都是我们讲,我打头,然后后面排着队一个一个出来。我们活活儿把一个国际教育展搞成了一个新东方演讲大会,于是遭到了圈子里很多人的讥笑-
 
你看你们新东方,你们办国际教育展,主角应该是国际教育,怎么主角还是你们自己呢?
 
所以这次我们汲取过去几年的教训,真正把国际教育展办成了一个国际部和国际学校当主角的展会。除了邀请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老师来做20分钟的分享,以及我可能讲20分钟之外,其他嘉宾全都是来自于国际部和国际学校。
 
接下来我给各位介绍一下,这次国际教育展都请到了哪些重量级嘉宾。
 
9:00-9:20
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主任王淑艳女士。王主任原是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的班主任,是中国顶级公立教育的亲历者。八年前转型国际教育时,仍秉持传统教育的严厉形象,加上头发染为橘黄色,被学生称为金毛狮王。八年以来,王主任掌舵人大附ICC,是海淀国际教育的一根定海神针。人大附ICC到底是什么?我心里的答案和很多人可能不同。总的来说,我觉得ICC的孩子相对朴实,活跃但并不高调,功利心不重。近两年来,ICC应是人数最多的国际部,AP120人、IB60人、A-Level120人,这300人与本部学生融为一体,三种国际课程与本部高考课程的融合更为深入,双方共享的高端实验室有15个,开出32门特色研修课。名校的厚重感带来的自信,说俗点,就是无论怎么样,我也是人大附的,这个感觉和四中国际校区很像。王主任很低调,较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大家难得可以在九点能听到她亲口介绍人大附ICC项目。题目也很简单,就叫-人大附中ICC中外合作项目简介。

人大附ICC楼梯两侧的英文小纸条

9:20-9:40
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副校长张绍武先生。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实验中学国际部和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是西城家长非常关注的学校。这所学校以往有PGA项目、纳赛尔项目还有圣保罗项目等等,听说今年学校有一些新的变化。SAT考情波动以后,另一种美国高考ACT采取了非常灵活的考试落地策略,而师大二附中的PGA项目恰好使用GAC课程体系,与ACT考试连为一体,给学生备战标化提供了方便。这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
 
9:40-10:00
二中国际部执行校长张文波女士。张校长来自北京东城区唯一的一所国际部,她将重点谈谈二中国际部的办学特色。今年二中出了不少非常牛的录取,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西北、布朗、2枚莱斯、2枚康奈尔、英国剑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张校长原是国际部的教务主任兼班主任,她严格的推门进班听课、对外教刚柔并济的管理、对国际部200多学生的如数家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这次分享的主题是-重个体,求唯一。如果目前流传的某个政策成为现实,今年的二中国际部将一定是东城顶级学生的聚集地。张校长是位温和但也很坚定的北京女性,我的直觉是,二中国际部将在她的手上获得质的飞跃。
 
10:00-10:20
北京市第四中学国际校区学术校长王成毅先生。王校长来自于我的母校,因为是校友,这次教育展得到了四中国际校区校长李树明老师和学术校长王成毅老师极大的支持,我呢,也一直明里暗里想帮四中宣传。王校长是东北爷们儿,说话敞亮。他数学专业出身,对中考后学生的数学发展和国际部整体课程设计均有独到的见解和实践。几年前,他给我讲高一数学的微积分导入和高三AP顶石引进,讲中国理科教育窄而深的研究员导向和国际理科教育宽而浅的兴趣激发,我记忆犹新。因为种种原因,四中国际校区很少出现在大家视野中,几乎从不出来讲座。所以这次沾了校友的光,很荣幸请到王校长分享四中国际校区的相关情况,他讲的题目也很有趣,叫:但行好事,风雨兼程。

疫情时代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的漫画版毕业照
 
10:20-10:40
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海淀校区初高中中方校长刘迎慧女士。刘校长是我的好朋友,她是前八一学校国际部主任,去年加入青苗。从公办校转投民办教育,这个选择非常勇敢。当然,她也确实是一位个性极强、十分进取、异常勇猛的女性,我常觉得她最适合我们新东方了,此不赘述。青苗在顺义办学悠久,而远在海淀的她,将谈一谈IB学校如何融合顺义与海淀的特色,这是个很有趣的题目。同时,难得一见的青苗教育集团CEO约翰先生也首次露面,介绍青苗办学理念,毕业于英国名校兼英文写作老师的刘女士将为约翰客串翻译。无论如何,我非常喜欢海淀青苗的校园,安静清新,校门口外方校长在小黑板上亲手写下的每日一句,刮风下雨,从不缺席。

 今日刘校长朋友圈盗图-青苗校长每日一句

10:40-11:00
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兼法政国际教育创始人王广发先生。这是一位大咖级人物,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前辈。在国际教育的圈子里,有谁不知道王广发呢?分享一个细节。去年春节后疫情最焦灼的时候,我收听一次线上论坛,多个国际学校和留学机构负责人出来站台。王校长以他一贯的高屋建瓴和抑扬顿挫讲述王府的理念和故事,他演讲的前面后面都是年轻他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小字辈儿们,但认真劲儿都比不过他。那次我很动容。后来一次线下教育展,我刚好在王校长前面分享,特别提到那次感动并借此向前辈致意,王校长专程与我握手表示感谢。这一次王总分享的内容仍然一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高度,他的主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教育?

王校长
 
11:00-11:20
海淀外国语教育集团执行总裁胡雄一先生。大家都清楚,海外在海淀是非常有地位的一所学校,是民办私立国际学校在海淀的一面旗帜。我曾有幸带领团队和海外高中部的英语老师们进行业务交流,他们提出的标化教学争议,如阅读的先文后题还是先题后文、关键词定位教学法的有效性、听力笔记多记还是少记、听力提升靠听抄还是跟读、口语写作教学要不要教模板等,一下子把我们两条战线的老师聚拢在了一起,找到许多默契,获得不少共鸣。交流后我们还品尝了海外闻名的食堂伙食,游览了海外小动物园,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丰收。这次胡总裁分享的主题是南水北冰双优培养,他将专门给我们介绍海淀外国语20年以来体教、艺教、科教融合的发展之路,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讲话,找到海外在海淀获得成功的奥秘。
 
11:20-11:40
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校长欧阳华女士。欧阳女士很少出席国际教育展做分享和讲座,我们很荣幸请到她来分享关于海嘉的一个题目:学校,孩子的另一个家。我曾和海嘉中学部校长、来自于香港的彭博士有过一次面谈,他非常热爱IB课程,问我IB创建的历史。我说IB致力于跨国文化交流,消除国与国之间的意识冲突,试图避免战争,是真正的国际教育。他听了以后特别高兴,说你怎么说得那么对,我说我比较爱读书。他就更高兴了。他还饶有兴趣地告诉我北京妈妈和香港妈妈的差异,他说,北京的家长非常愿意参与,海嘉的家长委员会为学校付出了很多。这也是欧阳女士把学校比作家的另一个原因吧。

来自香港的彭博士让我看图说话
 
11:40-12:00
领科教育北京校区创校校长王弘女士。王校长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大姐,她分享的主题是:从领科北京到世界名校,一条安全、经济、有效的通道。王校长是福建人,非常美丽端庄,说话温文尔雅,我很难想象她毅然从美国归来创业,成为领科北京的创校校长。她非常不容易,本来领科的校址在西城区的一个中间地带,后来不得不搬到了一个稍微靠边一点的地方,所以她似乎总不太提及领科现在的校址。其实我觉得那里很好,院子里还有几颗宋代的古树呢。而且,什么也无法阻止领科学校连续几年创造优异的英国录取结果,今天她还在朋友圈高兴地发布了一个伦敦政经的offer。这一切的原因呢,大家听听王校长的讲座就会清楚了。
 
我办公桌上英文书,是我对自己永远的国际教育
中午十二点了,我们并没有午饭时间,讲座仍然继续。我插播一段。
 
外国人有句话,叫你别judge我。就是别总想评点我。可是,一场国际教育展,一场演讲大会,不就是要分出个高低上下吗?这个可太难了。最近半年我都有点成了王校长的迷弟,原因是听了几次她的分享以后,我信服她对英国课程体系的深刻认知和坚定的教学实践。国际学校和国际部很难比,国际部的门槛有中考成绩守着,相对更高,学生队形整齐,离散度低,而国际学校没有这个先天优势,无论招生和吸优,都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培养效果很难进行直接的横向对比,各种过程要素要考察得更多更细。国际教育圈子里有更多像王弘大姐这样的教育者出现,将是孩子和家长的福气。这不,另一个大学者,我的曹文老师就来了。
 
12:00-12:20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曹文老师。曹老师同时也是剑桥东亚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她活跃于各个国际教育展会,每次讲的内容都不同,但都是学术范。她在这次国际教育展上将给我们分享国际课程的六大攻略。多年前第一次听她讲座,我就听到了“乡音”。她的PPT追求严整的逻辑体系,严谨的文字表达,绝不出一丁点儿笔误。她曾指着我问我同事,我们北外出来的人,是不是特别吹毛求疵,特别事妈?还有一次,她发朋友圈说,她经常纠正同事英语单词发音错误,哪怕一点小错也不放过。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北外国际教育实践还有一个曹老师的影子,就是出版物跟随,及时沉淀教学探索。A-Level有个论文课,叫EPQ,参与者根据选择的研究项目写出好的论文,可以增加申请竞争力。关于这个论文集,北外已经出了两本书。为了让更多家长了解英美留学之路,曹文老师去年出版的《为了更好的遇见》是我见过的同类精品。全书脉络清晰,案例全在她身边,包括她儿子考入剑桥的现身说法。不过必须提到,儿子是人大附ICC毕业的,恐怕王主任这次要cue一cue曹教授了。

曹文老师公号盗图-这是她剑桥儿子的高中英语读物
 
12:20-12:40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我们给俞老师专门找了个选题,叫国际教育下的亲子关系,因为俞老师既是一个老板,新东方又公认他是个优秀的父亲。我接触过俞老师的一儿一女,他们都是爱读书、爱旅行、爱思考的典型,都是国际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为了这次教育展,俞老师接受了我们的选题,接受了我们的专访,接受了在中午吃饭的当口来教育展现场,只为讲20分钟,我很感谢他。
 
12:40-13:00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兼道尔顿学院中方负责人曾瑶女士。曾老师是我们俞老师的北大小师妹,所以我们把她排在俞老师后面出场。她分享的题目是-北大附道尔顿的自主管理之道。我认为曾老师有小伙子一般的性格,干净利索脆,是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善于讨论的人,本身就很北大。我曾把家长对于道尔顿的反馈说给她听,她边听边安静地想。她对于申请结果非常自豪,提起去年斩获的芝加哥、西北、杜克、约翰霍普金斯、布朗,我请她把道尔顿和北大附本部分开,她认真地说不行,因为两边就是混合在一起学习,共同使用本校的升学指导。我提起道尔顿信任学生的自我管理,提到手机到底管不管,她淡淡地说,我们有规则的-凡有屋顶的地方不可以用手机。其实,在和曾老师交流的过程中,道尔顿的那些孩子会一个一个出现在我的脑袋里,他们真的很北大,也真的很曾瑶。以往,道尔顿出来分享的机会不是很多,这次还是让曾老师亲自说说道尔顿吧。
 
13:00-13:20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执行校长张万琼女士。新英才是个集幼、小、初、高的15年一贯制学校,是个拥有2500个学生的大校。张校长非常谦虚、特别爱笑,讲座的时候会穿旗袍,很有自己的风格。她原是重庆公立中学的校长,后来一个人来到北京执掌新英才。她是一位重量级嘉宾,我听过张校长的分享,都非常有意思。还有一次,刘迎慧老师听了张校的分享,专门发微信和我说,张校长讲得特别好,讲新英才的发展路线是既能出国,又能高考,很接地气。我认识刘老师这么多年,她可是从没有这么夸过我。所以这次大家亲耳听听张校吧,她分享的主题和那次相同-为学生打造多元立交桥式的发展路径。很值得期待。
 
13:20-13:40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副校长郭利军先生。郭校长原是位语文老师,说起话来字正腔圆,言语间总是带着一些感情,有感染力。认识郭校长,要感谢我们的市场同事追着人家发单页,硬是把郭校长当成郭家长拉进了我们的微信群。”郭家长“认为我们在群里发送的内容有价值,很客观,不商业,就主动约见了我们,亮出自己身份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二十一世纪近两年的申请结果非常优异,相信大家听完分享后能明白这背后的原因。先透露一小点。我曾有机会和郭校长以及另一位二十一世纪的校长聊天,他们说起以前的新东方过于在意上课的演讲和娱乐性,对课下的跟盯不紧。他们肯定我们过去几年以来的变化,认为现在我们更像一个学校了。后来他俩说,虽然国际教育是国际的,但是不能过于宽松,中国传统式的严盯严跟还是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兼顾教育过程和培养结果。当时我就明白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越来越牛了。其实,过去几年的发展演化,我们一部分国际学校更洋气,管理层和核心决策者多是外国人,他们的价值观非常国际,孩子得到的空间很大尊重很多;另一部分是中国人办国际教育,他们尝试着做些融合,保持一些传统中国公立教育的要素,比如数理化的双语教学、对应试和升学更结果导向、以及一定程度的分层。家长们可以选择的,确实多了起来。
 
13:40-14:0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剑桥国际学校执行校长何宏飞女士。外经贸和北外的性质相仿,是我们当时那个年代另一个外语类牛校。何女士是一位非常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我们两个人有很多的交流,我曾目睹她如何说服同事去包容一个看似不值得包容的学生。这让我想到今天专访时俞老师说的话-国际教育,让我们用更宽厚的眼光看待孩子。何校长非常低调,几乎没有出来讲过,但是我非常尊重她的很多想法,包括她的顾虑。而她终于答应出来分享,讲的题目是-教育是关于爱的艺术,学习是一场伟大的合作。这个题目出乎我的意料,甚至有些惊艳。何老师将借这次机会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剑桥国际学校的情况。顺便提及,无论是北外还是外经贸这样的大学都进军了国际教育,从A-Level课程体系和剑桥国际学校的角度切入,我觉得是件好事。
 
14:00-14:20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副校长兼国际教育中心主任程丽女士,她给我们分享-面向未来的生态国际教育。这个题目有些炫酷,像极了程校,充满了个人风格。程校长是东北人,语文老师出身,底气十足,说话带韵,有一次和我说话时,一个膝盖还顶在桌边上,不怒自威。我当时就想起了中学时严厉的班主任,有点害怕。过去两年以来,一零一国际部在程校的带领下,从美丽的圆明园花园里、从羊驼和孔雀的身边走了出来,近距离地和家长学生接触,响应需求,对课程进行了创新改革,成为海淀国际教育令人关注的焦点。连续两三年了,我都对一零一国际部外教开出的书单充满了好奇,我现在书桌上还摆着《机器停止转动》、《生在德黑兰》、《苏拉》、《我们都该是女权主义者》、《回家》,还有引起家长和学生热烈讨论的《金钟罩》,都是不厚的英文原著。我问程校,一零一是不是偏重文科,她手一挥,指了指远处的英才学院,说,我们理工也很优秀啊,你以后看看那个大楼的实验室。相信听完程校的分享,你可能会默默念出这样一行字:一起冲藤、一起牛剑、一起一零一。

101中别具特色的每月一本英文原著
 
14:20-14:40
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高薇女士。高校长是娘家人,我们自己人,是新东方旗下的一个分支机构。她会跟大家分享-定制成长计划,成就个体发展。高女士跟我都是老北京,是一代人。她看起来很年轻,但确是个国际教育圈的老人了,经历过不少国际学校。我认为,她把真正的国际教育的要素带给了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另外,高老师还是个有趣的人。我的管理团队曾组团去拜见高校长,我那次因病未能成行,结果他们回来以后纷纷称赞高老师说话特别逗,什么话都接得住,有点恨恨不能成为她的下属的意思。
 
14:40-15:00
北京中学国际部校长周慧女士。周校长的题目是-看见,世界因我更美好。北京中学一直是教改的先锋,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一些家长认为北中很牛,起点很高。记得周老师应该是安徽人,她曾对我讲起国际部学生教保洁阿姨识字的故事。阿姨是个文盲,学生不相信这个时代居然还存在这种情况,决定帮阿姨识字。过程并不容易,孩子们要从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角度,想办法让阿姨饶有兴趣地学。阿姨取得了很大进步,生活上方便了很多。后来这批学生要毕业了,于是要把这个任务传递给下一届。是呢,让世界因我更美好,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周校长非常骄傲,全情投入。朝阳区国际教育的形势,左有公办校国际部八十中,老牌,每个年级开设AP4个班、A-Level2个班、IB1个班;右有民办私立的人朝分,人系,老牌,每个年级4-5个班。两个学校年招生量都在150人左右。加之历史上朝阳区的优生易流入东西海,年轻的北中国际部将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去突围,让我们听听周老师的分享吧。
 
15:00-15:20
首师大附属中学国际部副主任刘佳女士。首师附是海淀六小强之一,底子在,底气足。刘老师讲的题目是-应对美国升学体系的挑战。刘主任和首师附一样,非常低调,一般不出来讲,所以这次刘老师出来,我非常高兴。我认识刘主任是因为一位热心家长,他希望首师附可以像新东方一样,能有充分的向外曝光,所以给我们牵线。真的接触起来,首师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内敛。在我们这次教育展上将首发的《北京地区国际教育蓝皮书》上,新东方国际教育经理王梅有这样一段描述。“这倒是让我想起有一次访校,进到首师附国际部二层教学区,正好看到一位同学拿着首师附的必读书目《人鼠之间》,和老师讨论26页第三段的一个长难句。我突发奇想,邀请这位同学聊几句,问问在读感受。聊起来才发现,这是一位托福高二就114分的小学霸。我正想老师怎么没主动让我采访采访这位同学给学校做做宣传呢,这位同学就说,您就别采访我了,高一110+的学弟学妹更多呢,我得继续努力。”刘主任是山西平遥人,高中是平遥一中的,我在太原新东方担任校长时曾去那里做过讲座。那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山西和山西人有极强的好感,他们朴实无华,真诚厚道,有一说一。

教育展分为展台和演讲两部分同时进行
 
我们的讲座还在继续。再插播一句。公办校国际部和民办私立国际学校,虽然性质不同,但在风格上,都有高调和低调两种模式。对于积极对外宣传和推广的学校,我们都特别喜欢,一是觉得和我们新东方挺像的,说话特别容易找到共鸣,二是帮助提供平台,我们对人家也因此有了一些用处和意义。但是这一路,我也特别关注不怎么宣的。不宣,也有很多原因,比如学校的传统、政策的限制、领导的风格等,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做培训行业二十年,我深知这早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扩大宣传永远是更有效的,我就也特别怕不宣的吃亏。所以在这里提醒读者,当一些学校的外宣并不踊跃时,您也可以通过学长、家长等其他办法,主动走近学校,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15:20-15:40
这是我的时段,讲对北京地区国际教育的观察和思考。北京新东方每年招收的新高一托福、雅思或SAT培训的学生超过1500人头,他们分布在几乎参加展会的所有学校。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极佳的视角。无论文字还是音频,我这方面的分析很多。如果届时有国际教育的大咖出现,我随时让出这个时段,大家读读我的文章、听听我在喜马拉雅上的音频-留学真心话,就好了。
 
15:40-16:00
北京潞河国际教育学园教学副校长高长红女士。北京潞河国际是通州最大的一所国际学校,高校长是教物理出身,是一位非常学术、非常儒雅、非常沉静的校长。她讲座的题目非常文艺-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潞河发现你自己。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莫名的感动。谜底其实这样的:高校长高中就在潞河就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当年通州区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决定回母校任教。这份情感深厚绵长,很期待高校长对潞河校友校长双视角的分享。
 
16:00-16:20
北京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高潇女士。请高校长来分享,是因为中关村外国语学校的一个特点-澳大利亚留学。澳洲留学是近两三年家长比较关注的,在美国出现了一些情况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英国、加拿大和澳洲。所以我们专门请高校长来谈一谈澳大利亚的留学优势和高中课程的特点。
 
16:20-16:50
我们还会举行两场论坛,第一场论坛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国际化学校,也就是国际部和国际学校的奋斗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是要分数还是要能力,二者能不能兼得?如果你非常关注孩子的兴趣,非常尊重孩子个人,那么分数就会受到损失。但如果我们过于关注分数,好像孩子眼里的光就会减少不少。在这一环节,我们请到了五位嘉宾,他们分别是德威国际教育集团升学总监吉奥丹诺先生、八中国际部AP课程学术主管会说中文的罗尼老师(一个可以看懂中文电影《你好李焕英》并哭出来的外国人)、北京市亦庄实验中学国际部副主任孙士元先生,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副校长王实先生和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岳彰女士。这一环节的讨论将由新东方国际教育经理王梅老师主持。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李树明校长办公室案头的书
 
16:50-17:20 
本次国际教育展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请来了五位校长和大家一起分享艺术方向的留学和就业。这一场的主持人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好朋友孙亮。请孙亮老师来主持,不是因为他哈利波特讲得好,也不是因为他在喜马拉雅上有四十万粉丝,而是因为孙亮老师出生在艺术世家。孙老师的爸爸是一名话剧演员,是李大钊的特型演员,孙老师的妈妈是一位芭蕾舞演员,长得非常漂亮。在这一环节我们请到的五位嘉宾分别是:三十五中国际部艺术学部主任李晓梅女士,BACA国际艺术教育中心校长刘振坤先生,北京爱迪学校国际艺术高中副校长杨一帆女士,中育贝拉副总裁兼校长周冰堔女士,朝阳凯文艺术高中KAP负责人周一凡先生。

终于,介绍,完了。
 
您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从孔雀开屏式的状态中走了出来,终于认真地当了一次平台,让北京地区国际教育的主角走出来唱戏。
 
那一天,我会坐在会场第一排,认真聆听每一位校长主任的分享;我们的团队已经整装待发,努力服务好每一个参展的学校,服务好每一位参展的家长与同学。感谢你们,给我们这份荣光。

参考阅读
官宣2021北京新东方国际教育展在即
俞敏洪:国际教育,让我们用更宽厚的眼光看孩子

圆明园花园相关文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万创散文网 » 圆明园花园(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