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放弃学生对吗 老师对学生不放弃

网友提问:

老师放弃学生对吗?

优质回答:

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从师德考虑,老师是人类灵魂的雕刻者,主要是育人,不管是好人坏人,都应该悉心教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相信很多人看过国外一部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中的老师面对一个班的问题少年,通过耐心感化,依然能完美结局。这便是真正的师德体现。

另外一方面,从现实出发看待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得不放弃部分同学。在现实中,一个班级几十个同学,有好有坏,老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考核压力,并且精力有限,受限于目前的教育体制现状,老师不得不放弃部分同学,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有潜力,能为班级体争取荣誉的同学身上。

当然,也有很多能真正沉下心来教书育人的老师,此类老师能放下名利诱惑,不放弃每一位同学,独自承担压力。相信每个同学的学生生涯都至少有几位这样的好老师。

其他网友回答

老师放弃学生肯定是不对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要求,都不允许老师放弃任何学生,也没有老师放弃学生。

学生坐到教室,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头脑块,有的接受新东西非常慢,而且容易忘。有的学生性格沉稳,有的活泼。有的学生品质好,有的学生品质就是不好,别说他们都是天使。这样说话是自欺欺人。从学习学习习惯看,有的很会学,有的不会学个别的也不想学。

一般情况,班主任肯定面向所有学生,纪律,班风,优秀品质的培养,学习习惯的矫正。每个学生都好像是他们的孩子,没有一位班主任放弃班里的学生。有的人可能抬杠,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也就是管教呗。管教也是教育,也是没有放弃。

科任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也没有人放弃学生。首先面对的是课堂所有在坐的学生,讲课绝没有堵上谁的耳朵。即便是不想听课,老师也会不厌其烦的想办法叫他听讲,比如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老师一定叫他起来听课。从这个角度看,没有老师能够放弃学生。说老师放弃学生的,大概指三种情况。一,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关注的比较少,二,有问题问老师,老师可能不是很耐心。三,平时上课闹课堂,他不听讲,不影响别人老师会很高兴。不在去管他。这里一一解答。其实,老师关注最多的是成绩不大好的学生。因为好学生,优秀学生不用管。自己就学的很好。他们往往是老师的助手,经常帮助老师管理班级辅导学生。除非他们有了变化,老师才会去过多关注。(初三毕业班,高三毕业班除外)成绩不大好的学生,学习有困难,老师才更多的管教辅导。但事实也经常有这种情况。自己不会还不学,怎么辅导也不上心。老师不是神仙,老师要面对全班。这样的学生老师慢慢的会减少对他的辅导,因为没效果。但只要这个学生想学。就不会爱搭不理。第二,有问题问老师,老师不是很耐心,学生就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放弃自己。这要看提的问题和场合。提的问题都是非常基本的,所以老师可能叫他去自己看书,也有的学生不爱思考就爱问问题,老师也会冷淡他,叫他该思考的先思考。第三,不得不承认,有的孩子就是人品有问题,几乎哪个班都有一两个,自己不想学,也不想叫别人好好学。他们经常找事,恶作剧。周围的人都不想跟他坐一起。这样的学生,老师肯定是批评教育。不能影响课堂。他真的不想听课,批评他就趴在桌子上,老师还真没好办法。小学四十分钟,中学四十五分钟,好多学习内容,还有那多学生。反正遇到这样的学生,课堂上我也没好办法。但是课下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是真有的。

我这里说的是大多数老师的做法。当然,个别老师,也有可能做的真不够好。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应该改正错误做法。

其他网友回答

老师放弃学生是不对的,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书育人,如果放弃,责任何在?再者,学生还处于成长期,三观还未定型,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旦放弃,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所以不能放弃。

其他网友回答

曦元老师认为,老师放弃学生肯定是不对的。

教育是平等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作为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的不同的人,就是指学生之间的差异。

一是智力上的差异。面对智力水平低的孩子,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分层教学,设置孩子能够接受的练习题,要放慢脚步,放低要求,循循善诱,耐心指导,让孩子在他的智力水平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

二是学习习惯上的差异。有的孩子由于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及时复习巩固等等。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要注意课上多提醒,课后多督促,与家长配合,逐渐培养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慢慢就跟上来了。

三是心理性格上的差异。有的孩子胆小内向,课上不爱表达,不愿意跟同学交流,所以往往会被同学边缘化,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要多鼓励,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树立自信。课上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培养孩子表达交流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一样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教学时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万创散文网 » 老师放弃学生对吗 老师对学生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