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从第一炉香炼成第一炉钢。

2020年被张迷们称为爱玲爱玲年,而许鞍华导演的《第一炉香》,选角被网友们调侃为这哪是第一炉香,明明是第一炉钢。其实,纵观张爱玲一生,还真是从第一炉香,炼成了第一炉钢。

? ? ? ? ? ?生日之迷

9月30日,据说是张爱玲100年诞辰,因为她的美囯绿卡,她与德裔美国人(Ferdinand Reyher)的结婚证,她的死亡证上,生日均为1920年9月30日。

张爱玲的美囯绿卡

但是,张爱玲曾于1939年8月29日在港大注册入学,她亲手填的入学登记证上,生日填的是9月19日。

香港大学入学登记
后来据学者们研究,张爱玲可能生于1920年农历8月19日,那天是阳历9月30日。又据她美国丈夫日记,上面记着要记得在1958年10月1日给张爱玲过38岁生日,那天正是农历8月19日。

? ? ? ?
? ? ? ? ? ? 名字之迷

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
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
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张爱玲《必也正名乎》

张爱玲这名,其实是英文Eileen 翻译而成,她在文章中是这样记述的:

要做俗人,先从一个俗气的名字着手,依旧还是“字眼儿崇拜”。也许我这些全是借口而已。我之所以恋恋于我的名字,还是为了取名字的时候那一点回忆。十岁的时候,为了我母亲主张送我进学校,我父亲一再地大闹着不依,到底我母亲像拐卖人口一般,硬把我送去了。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她一时踌躇着不知道填什么名字好。我的小名叫瑛,张瑛两个字嗡嗡地不甚响亮。她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她一直打算替我改而没有改,到现在,我却不愿意改了。

(初载一九四四年一月《杂志》第十二卷第四期,收入《流言》。)

? ? ? ? ?
? ? ? ? ? ?
? ? ? ? ? ? ? 原生家庭

童年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
童年张爱玲,中。
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爷爷是晚清名臣张佩纶,母亲黄逸梵是江南水师提督的孙女。

但张爱玲的童年过得并不好。

张爱玲的父亲是个典型的遗少,吃喝嫖赌抽一样都没落下,毫无志气、挥霍无度,一身纨绔子弟的习气。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却是个新女性,她心气高,不能忍受丈夫终日浑浑噩噩度日的样子。

因此夫妻俩终日争吵谩骂,即便在张爱玲出生后也没有丝毫好转。

在张爱玲 4 岁时,黄逸梵以监护人的身份,带着张爱玲的姑姑前往英国留学。

在张爱玲8岁时,母亲游学归来,她家也从天津搬到了上海。她父亲那时痛改前非,把姨太太遣走,而且拼了命把鸦片戒掉。父母既已言归于好,张爱玲的生活也就恢复正常。可是不久父亲故态复萌,母亲忍无可忍,毅然办理离婚手续之后,再度去法国。

张爱玲14岁时,父亲娶了名门之后孙用蕃。但是,张爱玲与父亲、继母关系更为紧张。

她中学毕业那一年(1937),母亲从欧洲回到上海。有一次,张爱玲擅自到生母家住了几天,回来竟遭到继母的责打,然而继母诬陷张爱玲打她,父亲发疯似的毒打张爱玲,“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然后父亲把张爱玲关在一间空屋里好几个月,由巡警看管,得了严重痢疾,父亲也不给她请医生,不给买药,一直病了半年,差点死了。照她想,“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也不会有人知道。在禁闭中,她每天听着嗡嗡的日军飞机,“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之后,张爱玲逃走了,再也没回过父亲家。
张爱玲生母黄逸梵,又名黄素琼。
张爱玲的生母黄逸梵,据说也是一条道走到黑,一生周游了33个国家。

那个年代里身为一个女人,也是蛮勇敢的,结婚几年后,却又抛夫弃子出洋去追寻自我,一双小脚照样穿比基尼晒日光浴去瑞士滑雪,身旁围绕着外交才俊、美国商人、英国军官….

生得美貌浓烈、活得泼辣大胆、过得奢靡精致,有钱首先可着自己用,明确告诉女儿张爱玲,给她存了一笔钱做嫁妆,但如果用于读书,就没嫁妆了。她让女儿自己选,结果张爱玲选了读书。

张爱玲在香港大学拼命苦读争取奖学金,衣着朴素尽量省钱,而据说生母在1942年跟外国男友跑了。张爱玲后来靠码字成名/有钱之后,张爱玲直接还了生母两根金条。张爱玲创作的最初源泉,就源于这一段的香港经历。

后来,母亲在伦敦弥留之际,张爱玲在美国,也没钱买张机票去见生母最后一面。母亲过世后,一箱遗物寄到了美国。

张爱玲离家后,跟父亲和弟弟张子静更是再无什么来往,以至于张爱玲从香港迁居美国都仅有她姑姑知道。

张爱玲和姑姑张茂渊倒是比较亲近,像是好朋友。姑姑比较幽默,她曾当过无线电台播音员,每天播半小时新闻,然后自嘲:"我每天讲半个小时没意义的话,能拿几万元薪水;我一天到晚说着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个钱。"

张爱玲与姑姑张茂渊在上海同住。
姑姑在上海。

? ? ? ? ? ? ?同窗同学

据同学追忆,张爱玲多才多艺但沉默寡言,女子中学毕业时,还为同学们画像留言。

为同学画的画和留言
为同学画的画和留言
留言也很风趣,包含了她对同学的观察:

叶剑萍:世界著名摄影师,彩色电影的设计者。
黄凤美:信仰天主教,并向鸟儿传教。
黄德仪:百万富翁的妻子,社交明星。
袁紫禾:第一个飞上月球?。
蔡芙苓:第一个女子获奖拳击手,重量级冠军?。
李宝芸:建造横跨大西洋大桥的工程师?。
席曼英:优秀的骑手,世界赛马俱乐部的荣誉奖章获得者。
韦澄芬:杰出的科学家,“澄芬氢”的发现者。
王明珍:女墨索里尼,家庭中的独裁者。
袁葆禾:著名政治领袖,一九四九年中国总统的提名者。
叶莲芬:船在一个遗弃的岛上遇难,她变成了用爱和公正统治丛林的公主。
顾淑琪:中国赴意大利的大使阁下。

张爱玲也曾为自己的文稿作画:

? ? ? ? ?初出茅庐,一鸣惊人,起点即顶点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初登文坛的第一篇小说,后被收入小说集《传奇》。《传奇》是张爱玲民国时期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集,几乎收录了她所有最要的中短篇小说作品,像《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花凋》《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琉璃瓦》《红玫瑰与白玫瑰》《留情》《鸿鸾禧》等。也就是1944年2月之前写的10部小说,可以说,张爱玲的起点即是顶点。晚年,张爱玲一直折腾着把自己早年的小说改来改去,从中文改英文,又从英文改中文。

巜传奇》发行四天后,就被抢购一空。
张爱玲为巜传奇》题记: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1945年)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张爱玲《传奇》再版题记(1947年)

多年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1921-2013)是这样评论传奇的:"《传奇》里很多篇小说都和男女之事有关:追求,献媚,或者是私情;男女之爱总有它可笑的或者是悲哀的一面,但是张爱玲所写的决不止此。人的灵魂通常都是给虚荣心和欲望支撑着的,把支撑拿走以后,人变成了什么样子——这是张爱玲的题材。"

去印刷厂查看《传奇》。
1943年,周瘦鹃在刊登《沉香屑:第一炉香》那期杂志中《写在〈紫罗兰〉前头(三)》里,用了大量文字描述了与张爱玲初次见面和去她家拜访的情景,介绍了阅读她作品的感受,这是对初扣文坛大门的张爱玲的最逼真最宝贵的写真。

“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我正懒洋洋地困在紫罗兰庵里,不想出门,眼望着案头宣德炉中烧着的一枝紫罗兰香袅起的一缕青烟在出神。我的小女儿瑛忽然急匆匆地赶上楼来,拿一个挺大的信封递给我,说有一位张女士来访问。……我忙不迭的赶下楼去,却见客座中站起一位穿着鹅黄缎半臂的长身玉立的小姐来向我鞠躬,我答过了礼,招呼她坐下。接谈之后,才知道这位张女士生在北平,长在上海,前年在香港大学读书,再过一年就可毕业,却不料战事发生,就辗转回到上海,和她的姑母住在一座西式的公寓中,从事于卖文生活……最近却做了两个中篇小说,演述两件香港的故事,要我给她看行不行,说着,就把一个纸包打开来,将两本稿簿捧了给我,我一看标题叫做《沉香屑》,第一篇标明‘第一炉香’,第二篇标明‘第二炉香’,就这么一看,我已觉得它很别致,很有意味了。当下我就请她把这稿本留在我这里,容细细拜读。……我们长谈了一点多钟,方始作别。当夜我就在灯下读起她的《沉香屑》来,一壁读、一壁击节,觉得它的风格很像英国名作家Somerset Maugham(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红楼梦》的影响,不管别人读了以为如何,而我却是深喜之的了。一星期后,张女士来问我读后的意见,我把这些话向她一说,她表示心悦神服,因为她正是S.Maugham作品的爱好者,而《红楼梦》也是她所喜读的。我问她愿不愿将《沉香屑》发表在《紫罗兰》里?她一口应允,我便约定在《紫罗兰》创刊号(指1943年第1期)出版之后,拿了样本去瞧她,她称谢而去。当晚她又赶来,热忱地预约我们夫妇俩届时同去参与她的一个小小茶会。《紫罗兰》出版的那天凤君(瘦鹃夫人,胡姓)因家中有事,不能分身,……我便如约带了样本独自到那公寓去,乘了电梯直上六楼,由张女士招待到一间‘洁而精’的小客室里,见过了她的姑母……这一个茶会,并无别客,只有她们姑侄俩和我一人,茶是牛酪红茶,点心是甜咸俱备的西点,十分精美,连茶杯与碟箸也都是十分精美的。我们三人谈了许多文艺和园艺上的话,张女士又拿出一份在《二十世纪》杂志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国的生活与服装》来送给我,所有妇女新旧服装的插图,也都是她自己画的。我约略一读,就觉得她英文的高明,而画笔也十分生动,不由不深深地佩服她的天才。如今我郑重地发表了这篇《沉香屑》,请读者共同来欣赏张女士一种情调的作品”。

1944年,出现在《杂志》上的张爱玲,也是胡兰成见到的第一张相。
? ? ? ? ?
? ? ? ? ? ? ?
? ? ? ? ? ? ? 胡兰成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一个典型的双鱼座博爱男,从未上过大学,只是在燕京大学工作时旁听一年,晚年竟能以教授身份讲学,据说女弟子们还为他分为两派,争风吃醋。

胡兰成

胡兰成在与张爱玲热恋期写过一篇论文《论张爱玲》,写出了评价张爱玲的名句——“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不得不说,胡兰成确是了解张爱玲。
?
"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
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
—胡兰成《论张爱玲》(1944)

关于二人的相识,胡兰成是这样记载的: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晚年在日本的著作,其中一章《民国女子》是写张爱玲。文章里用了很长几段文字回忆初遇张爱玲的故事和对她的最初印象:
?
前时我在南京无事,书报杂志亦不大看,却有个冯和仪寄了《天地》月刊来……翻到一篇《封锁》,笔者张爱玲,我才看得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完一遍又读一遍。见了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赞好,我仍于心不足。
我去信问苏青,这张爱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觉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张爱玲的一篇文章,这就是真的了。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见了好人或好事,会将信将疑,似乎要一回又一回证明其果然是这样的,所以我一回又一回傻里傻气的高兴,却不问问与我何干。
……
及我去上海,一下火车即去寻苏青。苏青很高兴,从她的办公室陪我上街吃蛋炒饭,随后到她的寓所。我问起张爱玲,她说张爱玲不见人的。问她要张爱玲的地址,她亦迟疑了一回才写给我,是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翌日去看张爱玲,果然不见,只从门洞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因我不带名片。又隔得一日,午饭后张爱玲却来了电话,说来看我。我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美丽园,离她那里不远,她果然随即来到了。
我一见张爱玲的人,只觉与我所想的全不对。……
……我常时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胡兰成《今生今世·民国女子》

胡兰成和张爱玲第二次见面后,给她写了第一封信,在张爱玲给他的回信中,诞生了那句著名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回家我写了第一封信给张爱玲,竟写成了像“五四时代”的新诗,一般幼稚可笑,张爱玲也诧异,我还自己以为好。都是张爱玲之故,使我后来想起就要觉得难为情。但我信里说她谦逊,却道着了她,她回信说我“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从此我每隔一天必去看她。才去看了她三四回,张爱玲忽然很烦恼,而且凄凉。女子一爱了人,是会有这种委屈的。她送来一张字条,叫我不要再去看她,但我不觉得世上会有什么事冲犯,当日仍又去看她,而她见了我亦仍又欢喜。以后索性变得天天都去看她了。
——胡兰成《今生今世·民国女子》
?
见面多了之后,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婚姻是比较私密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真实关系。胡兰成文章中说,为了日后不连累张爱玲,他们没有举行结婚仪式,只写了婚书作为凭证,以及好友在旁见证。
?
婚书上是这样写的:“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张爱玲写的,后两句是胡兰成写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就出自这里。那一年,他38岁,她24岁。

结婚之前张爱玲要求胡兰成必须先与之前两个妻子离婚,胡兰成就花了一大笔钱与两个妻子离婚,然后才和张爱玲结婚。胡兰成也给了张爱玲一笔钱——用张爱玲的话说是“一箱子钱”。张爱玲把这笔钱拿去换黄金,准备还给她的母亲,因为母亲送她去香港读书花过一笔钱。

张爱玲和胡兰成1944年结婚后,离抗日战争胜利其实就不远了,两人也预感到彼此不得不暂时分开,因为当时胡兰成为汪伪政府工作,算是汗奸吧。

且我们所处的时局亦是这样实感的,有朝一日,夫妻亦要大限来时各自飞。但我说:“我必定逃得过,惟头两年里要改姓换名,将来与你虽隔了银河亦必定我得见。”爱玲道:“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又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胡兰成《今生今世·民国女子》

然而,在小说中洞察世事的张爱玲终是敌不过老谋成算处处留情的胡兰成。胡兰成逃难期间,有N多个女人,在晚年自述的书中《今生今世》,描绘了他自己一生婚娶的八位女性以及无数的露水情缘。

胡兰成与第一任妻子
张爱玲属于胡兰成的第四任妻子。1947年6月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胡兰成事后写了一封这样的信:

爱玲:
? ? ? 我坐在忘川里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湖水的深色给人油画的厚重感,那天边的夕阳,是你爱看的。不知道你经常仰望天空的那个窗台,如今是何模样,如今是谁倚在窗边唱歌。

? ? ? 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么。记得那时,我们整日地厮守在你的住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五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
? ? ?这样,有半年光景,我们就结婚了。可是世事布下的局,谁能破了?

? ? ? 之后,因为因时局发展,我又辗转武汉,在那里认识小周,自次背信于你。可是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人都要疯掉了。次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我被划为文化汉奸被政府通缉,到温州老家避难,与秀美成婚。你来看我,要我于小周同你之间做出选择,我不愿舍去小周,更不愿失去你,我无法给出选择,你在大雨中离去。间隔没几日,我又回到上海,去你那里,我们再不像从前那般亲近,甚至我轻触你手臂时,你低吼一声,再不愿我碰你。我睡了沙发,早晨去看你,你一伏在我肩头哽咽一声“兰成”,没想到那竟是我们最后一面。我起身离去,回到温州。数月后收到你来的诀别信,随信附一张三十万的支票,是你的《太太万岁》和《不了情》的剧本费。
? ? ?
? ? 自你与我分手后,我依旧是每每写一文都要给寄予你,直至写成《吾妻张爱玲》后,你把我寄去的所有书信原址退回。想我是不自量力的。而你是说到做到的:“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再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爱玲是真的不喜欢我了,那个“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爱玲不见了。爱玲,记否我们初见时我写给你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如今看来,我终究是不能明白你的。你原是极心高气傲的,宁可重新回到尘埃之中,也不甘让我时时仰望了。之前我竟一直愚笨到想你永远是我窗前的那轮明月,我只要抬头,是时时都能仰望见你的。

? ? ?上次遇见炎樱,炎樱说我们:“两个超自以为是的人,不在一起,未必是个悲剧。”我说:“爱玲一直在我心上,是爱玲不要我了。”听了这话炎樱在笑,又说:“两个人于千万人当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什么大的仇恨要不爱了呢,必定是你伤她心太狠。有一次和张爱一起睡觉,张爱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可见张爱对你,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哪怕你偷偷与苏青密会,被她撞个正着;还有秀美为你坠胎,是张爱给青芸一把金手镯让她当了换钱用。这些,虽然她心头酸楚,但也罢了,因为你在婚约上写的要给她现世安稳的。”我无语,只能用李商隐的两句诗:“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来形容我的懊悔。当时炎樱是我们的证婚人,你在婚书上写道:“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我亲手在后面又加了一句:“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可是没有做到的是我。
? ?
? ? ?忽儿又想起那日你对我说:“我自将萎谢了……”。不,爱玲,我立时慌张起来,你要好好的。我去找你,熟悉的静安寺路,熟悉的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矗立门前,门洞紧闭。我曾经无数次地在门洞打开后看到你可爱的脸,可是你毕竟是不在了。六三室的妇人粗声对我说六个月前你已经搬走。我想像不出那一屋的华贵随你到了哪里,那一层金黄的阳光如今移居到了哪儿,还有那随风翻飞的蓝色窗帘遗落在何处。离开的时候第一次没走楼梯,我在这昏黄的公寓楼梯间里隔着电梯的铁栅栏,一层层地降落,仿佛没有尽头,又恍惚如梦,我仿佛是横越三世来见的,而你却不在。

? ? ? ?想你于我之间的事,仿佛是做了一场梦,你是一直清醒着的,而我……

? ? 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子,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张爱玲与炎樱,炎樱是她香港同学,见证了她与胡的婚姻,也见证了她的美国婚姻。

? ? ? 小报疯传的导演之恋

前面说过,张爱玲多才多艺,所以她还作为编剧,写过不少电影作品——《不了情》和《太太万岁》,是她与导演桑弧合作的。

巜太太万岁》剧照。
写这部剧本时候,张爱玲26岁,正与胡兰成分离期,她是如此苦情,年纪轻轻便已经懂得人世间的五味杂陈。写电影剧本的她,收起了小说里的杀气,迎合了市场的需求。诚惶诚恐的桑弧,认识了大名鼎鼎的张爱玲,拍这电影的时候31岁的他,也将自己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对喜剧的诠释发挥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得出桑弧是真的懂张爱玲的。

张爱玲在《太太万岁》题记里说:“像思珍这样的女人,会嫁给一个没出息的丈夫,本来也是意中事。她丈夫总是郁郁地感到怀才不遇,一旦时来运来,马上桃花运也来了。当初原来是他太太造成他发财的机会的,他知道之后,自尊心被伤害了,反倒向她大发脾气——这也都是人之常情。”题记的文字是熟悉的张氏风格,看尽世间炎凉,览遍人生百态,各式嘴脸都能三言两语道尽。这种故事,放在现在这个时代,不也一样吗?

这两部电影的剧本费共获得三十万元稿费。尽管张爱玲已无多少钱养活自己,但是1947年,她还是在给胡兰成的分手信中,寄去了这笔钱。并告诉他:“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张爱玲就像她还自己母亲的钱一样,了断了和胡兰成的关系。

? ? ? ? ? ?
? ? ? ? ? ? 重回香港

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张爱玲在上海《亦报》连载出版了《十八春》,署名是“梁京”。

1950年,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受邀参加,个中缘由,是因为左联元老夏衍爱才。当时夏衍刚刚从重庆回到上海,成为上海文艺界第一号领导人物,身兼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化局长数职,在柯灵的力荐之下,他读过张爱玲的作品。

据说夏衍为了让张爱玲有用武之地,颇费了一番脑筋。当时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成立,夏衍亲任所长,张爱玲之前跟导演桑弧合作,编剧的电影《不了情》、《太太万岁》颇受欢迎,夏衍就跟他的副手柯灵提起,要请张爱玲当编剧,但因有人反对,还需暂缓,等待时机斡旋。

柯灵还来不及把消息透露给张爱玲,张爱玲已经悄然出走,只身离开内地,前往香港。夏衍“一片惋惜之情,却不置一词”。

这是张爱玲第二次到香港读书,之前她在港大的奖学金依然有效,但这次,因从内地来,香港大学并不欢迎她,申请奖学金的时候,一度有人怀疑她是间谍。港大黄德伟教授后来在学校的档案里查到了香港大学拒绝张爱玲再次入学的文件。

(不过,现在每年港大招生,都会把知名校友张爱玲的肖像隆重张挂,作为招徕学子注意的高光亮点。)

张爱玲在香港生计无着,只能靠投稿谋生。当时美国新闻处为海明威《老人与海》登报征集一个合适的翻译,张爱玲从应征者中胜出,约她前来面谈的人就是宋淇。“我们约她来谈话,印象深刻,英文有英国腔,说得很慢,很得体,遂决定交由她翻译。”这一次相见,也开启了宋淇夫妇和张爱玲后来长达40年的友谊,张爱玲与宋太通信达六百多封之多。

宋淇的儿子、张爱玲文学遗嘱继承人宋以朗在他的《宋家客厅:从钱钟书到张爱玲》一书里澄清说,文学界普遍认为张爱玲到香港后写作的《秧歌》是得到美新处资助、甚至是美新处给她大纲让她撰写的,但事实上,她早在得知“美新处”这个名字前就开始写了。因为在美新处对她的第一次面试里,当时的美新处负责人麦卡锡问她在做什么,她的回答是正在撰写和润色小说《秧歌》。但张爱玲在香港并未久留,三年后,她便去美国了。

张爱玲在香港期间,写了两本英文小说:《秧歌》(The Rice-Sprout Song)和《赤地之恋》。巜秧歌》在美国出版后还是有影响力的,其实根据张爱玲信中的说法,这件事是美新社帮手联系出版社的。

1954年于香港
1955年于香港

? ? ? ? ? ? ? ?
? ? ? ? ? ? ?美国丈夫

张爱玲在1955年十月,搭“克利夫兰总统号”船离港赴美。到了美国后,她写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怨女》的前身《粉泪》(Pink Tears),然而出版《秧歌》的出版社却退稿了。张爱玲沮丧到病倒,卧床数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恢复过来。两年后《北地胭脂》又被拒,张爱玲潸然泪下,情绪低落到极点。一日她梦见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作家取得了极大成就,相形之下她觉得自己很丢人,第二天,她泪流满面地向丈夫赖雅复述了这个梦境。从此以后,张爱玲在美国,在1955年到1967年这12年里,只发表过一个英语短篇《五四遗事》。

张爱玲没有想到从小向往的文明世界,读者的西式肠胃竟不能够消化她特供的中式珍馔。

失落感、水土不服和写作瓶颈还只不过是张爱玲要克服的心理障碍,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则是更不可忽视的物质窘境。(晚年她的版权费增多了,可她也不需要了。)

是的,到美国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6年,张爱玲与美国丈夫甫德南·赖雅(Ferdinand Reyher)结婚了,彼时张爱玲36岁,赖雅65岁,这又是一段世人不可理解的关系,丈夫年龄大且重病缠身,俩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张爱玲和赖雅闪婚后两个月,赖雅就中风了,事实上,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中风。而他的女儿,也并不管他。从此,张爱玲费心照顾直至他1967年离去。如果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坚持那么久的。这11年光景,被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愤愤地称为是被拖累的十一年。

赖雅虽然是久负文名的左翼作家,但张爱玲在爱德华·麦克道威尔写作营地邂逅他的时候,他已经65岁,创作上江郎才尽,生活亦没有保障。张爱玲与他却十分投缘,两个人相处短短两个月后,他因为驻留期满,先行离开了营地,又过了不到两个月,他接到张爱玲的来信,她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

赖雅随即向张爱玲求婚,但不同意要这个孩子,而她也没准备要。

曾经有人质疑张爱玲是为了拿到绿卡,才与美国人赖雅闪婚。不过张爱玲遗嘱执行人宋以朗澄清说,1955年张爱玲以中国专才难民身份抵达美国,“落地”即有美国绿卡,她完全可以自由选择配偶。

这对异国鸳鸯在一切方面都令人惊异,无论是年龄上的差异、性情上的背离,还是政治态度上的南辕北辙,但这也昭示出张爱玲在爱情上的非功利性,她终究不是那种寻觅长期饭票的女人。

赖雅此时的经济状态风雨飘摇,在他们婚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乎是靠张爱玲独立支撑家庭开销,每到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打开张爱玲母亲留下的箱子。据说张爱玲母上大人的人生的最后阶段就靠变卖从中国带出的几箱古董度日,临死时,她把卖剩的最后一只箱子从伦敦寄到美国,留给了女儿。

张爱玲与美国丈夫。
张爱玲与美国丈夫。
下面这本就是赖雅所著,讲述美国首位海军上将的冒险故事。

美国丈夫写的书。

1961年,在三藩市家中。
1966年。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常有一类女人,找老公就是为了找长期饭票。但张爱玲自己,却并不屑于找到这张长期饭票。她的一生,也像她笔下写到的那几个劳工阶层的女性一样,“总是自做自吃”,一点靠不到人。

据宋家回忆:1961年的夏天,张爱玲为了给自己的美国丈夫赖雅筹集医药费,再回香港,赶写了两个剧本,其中之一便是《南北和》的续集《南北一家亲》。张本来在外租住,后来房子到期了,文稿未完,于是暂住宋家,时年12岁的宋以朗把卧室让给了张爱玲,自己去睡客厅。在他记忆里,当年的张爱玲终日足不出房,只顾埋头写作。

丈夫过世后,张爱玲于1969年写《红楼梦未完》,1973年写《初详红楼梦》,1975年写《二详红楼梦》,1976年写《三详红楼梦》,然后四详、五详,直到1977年《红楼梦魇》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皆因《红楼梦》是张爱玲最痴爱的书,她从八岁始读红楼,以后三四年重读一次,从不中断,熟悉到“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 ? ? ?
? ? ? ? ? 封笔之作:巜小团圆》

《小团圆》从1975年5月开始写,是张爱玲在使用英文写作多年之后,重新回归母语创作的第一部小说。

1959年,远在日本的胡兰成不甘寂寞,出版了《今生今世》,文中几乎用同等篇幅,细数自己的婚娶八人。然而在张迷们看来,这是对张爱玲的第二次伤害。

而此后胡兰成的出版人,也欲捆绑张爱玲消费。张爱玲在1979年给夏志清的信中写到:"沈登恩是胡兰成的出版人,曾经写信来要替我出书,说“胡先生可代写序”。我回掉了之后还纠缠不清,只好把送的书都退了回去。又去见宋淇,说现在知道错误了,胡兰成的书也已经都收回了。"

所以,胡兰成的作为促使张爱玲终于动笔写了《小团圆》,直面回首那些令她痛楚的往事,原生家庭的与曾经所爱之人带来的。作品名为小说,实际蕴含了太多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与经历,有些甚至触碰到国人最隐秘的“为长者避讳”的底线。张爱玲写写停停,最终也没有勇气付诸出版。她曾经告诉密友打算销毁掉,但并未实施。

法国Zulma出版社多年前就购买了《小团圆》一书的版权,翻译完之后,出版社犹豫再三,还是未将这本书推向市场。他们认为读者无法读懂这本书,也很难和书中的女主人公共情。首先是人物繁多,故事也是反戏剧性的,时空还在频繁地转换。出版社社长Laure Leroy女士还特别指出,张爱玲那种中国特有的含蓄表达方式,给西方读者造成极大的理解困难。好在,了解张爱玲生平的东方读者,一看秒懂。

张爱玲年轻时的作品,曾受到当时左派评论家的批评,于是张爱玲表露了自己的文学观:

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因为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集中的客观题材。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朴素,也更放恣的。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1944.12)

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只是我不把虚伪与真实写成强烈的对照,却是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朴素,因此容易被人看做我是有所耽溺,流连忘返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保持我的作风,只是自己惭愧写得不到家。而我也不过是一个文学的习作者。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1944.12)

而《小团圆》,其实是自己与自己和解的一部作品,在作品中,张爱玲审视了自己,审视了母亲,审视了家族,审视了爱人,也最终借书中人物九莉之口,透露了自己的人生观:

“她要无穷无尽一次次投胎,过各种各样的生活,总也有时候是美貌阔气的。”

1994年,张爱玲为获奖"立照"。
在张爱玲去世的前一年,台湾《中国时报》授予她特别成就奖,以表彰她一生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这是她一生中得到的唯一一次文学奖,少女时代获得的《西风》杂志征文三等奖不算。远隔重洋,她只写了份答谢辞,并附“近照”——为了证明确是近照,她效法绑匪,让肉票手持当日报纸,以示“此时此刻,我还活着”,而当天报纸的头版头条是一行竖立的黑体字:“主席金日成昨猝逝”。张爱玲在照片里骨瘦如柴,花白的头发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是假发套,她年轻时向往的“横云度岭”般的刘海遮掉全部额头,此刻只觉得寒窘。但她脸上努力憋住的一点笑意,机敏和幽默感不减,好像很得意自己这个恶作剧般的噱头。

? ? ? ? ?
? ? ? ? ? ? ? 三位评论家

张爱玲从丈夫过世后,就闭门深居简去了。她与人交接,多靠写信。她一生通信最多的,除了给挚友宋淇夫妇的600多封信、给文学评论家夏志清的100多封信,就是写给文学评论庄信正的84封信。

宋淇本身也是翻译家文学评论家,"1965年,台湾皇冠出版社社长平鑫涛在香港见过我父亲,我父亲向他推荐了张爱玲。”(宋以朗),由此,皇冠成为向台港澳及东南亚读者介绍宣传张爱玲小说的出版重镇。而平鑫涛,就是那个琼姨阿姨的爱人。所以宋淇夫妇二人,类似于张爱玲的经纪人,在张爱玲过世后,张爱玲资产还有240万港元,张爱玲自己存款还有20多万港元。(宋以朗清点的结果,后来他把张爱玲作品的收益去向安排为:大学的奖学金、每年的张爱玲研讨会经费、学者研究经费支持等等,这套模式可以较容易地让后人延续下去。)

平鑫涛著《逆流而上》有云:“一九六五年在香港,我遇到了宋淇先生,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我们一见如故,他很热心地推荐了好几位香港的作家给我,尤其是张爱玲。那时,张爱玲已旅居美国。听到张爱玲的名字,我觉得又亲切,又高兴,出版她的作品,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荣幸。《怨女》在一九六六年四月出版,彼此合作愉快,从此张爱玲的全部作品,都由‘皇冠’独家出版。”据说皇冠付给张爱玲的版权费是15%。

宋淇邝文美夫妇。

夏志清是经由宋淇推荐才开始读张爱玲文字的。

夏志清,原籍江苏吴县,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2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1962年应聘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系副教授,1969年升任为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国文学名誉教授。2006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当地时间),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92岁。

夏志清是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和权威。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夏志清的解读,就没有张爱玲在华文世界的二次崛起。

夏志清有很好的西方文学根底,他评论张爱玲多用西方作家与之比照,也是从这个支点上,把张爱玲抬上一个中国作家罕见的高度。他写道:"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Katherine Mansfield)、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or)、韦尔蒂(Eudora Welty)、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

夏志清。

庄信正是经由夏志清哥哥夏济安教授推荐,认识了夏志清,而后开始解读张爱玲。庄信正是山东即墨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60年赴美念比较文学博士,之后留美任教。他比张爱玲小15岁,念本科时接触了她的短篇小说,自此成为“张迷”。他们1966年在印第安那大学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相识,从此有了通信往来,保持近30年,一直写到张爱玲去世之前。

庄信正。

张爱玲和庄信正的通信起初只是托他办事,比如托他联系教授写推荐信,因为她想申请大学的fellowship(学术奖金),翻译《海上花》;要么是请他帮忙查资料、借书。庄信正在信中强调“有事弟子服其劳”,希望张爱玲不要怕麻烦他办事。虽然谦称是弟子,但久而久之,庄信正成为她在美国几乎最信任的朋友。“你是在我极少数信任的朋友的Pantheon(意为万神殿)里的,十年二十年都是一样,”张爱玲1973年来信中说。庄信正第一次见到张爱玲时,她的丈夫赖雅正卧病在床。和庄信正一起同张爱玲会面的刘铭传回忆:“Eileen 那时得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又无固定收入,所以叮嘱我们代她谋小差事……我穿针引线把Eileen 介绍给我在迈阿密大学的‘旧老板’,让她在大学当‘驻校作家’,每月可拿千元的薪水。”张爱玲在迈阿密大学当了一年驻校作家,因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没有续约。

1969年,庄信正打算离开加州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去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任教。于是他推荐张爱玲接替自己的工作,但张爱玲不必全天上班,工作量算是四分之三,这样可以尽量多留时间从事创作。所以她通常下午才去办公室,可以配合她晚睡晚起的习惯。这个职位,张爱玲做了两年。离开加州大学之后,张爱玲就再没有出去工作过,固定收入只有皇冠出版社的版税。

张爱玲多次说自己有“privacy cult”(隐私癖)。庄太太回忆:“(搬家)安顿停当之后,张爱玲很含蓄地对我们表示:虽然搬来了洛杉矶,最好还是把她当成住在老鼠洞里。意思自然是谢绝来往。” 所以有两年样子,她和庄信正一家同住洛杉矶,离得不远,但张爱玲和庄信正依然是书信往来。

张爱玲给庄太荣华的签名照。
离开洛杉矶后,庄信正拜托在洛杉矶的朋友林式同照顾张爱玲,林式同替张爱玲找好房子后,她请林式同不要把自己的地址告诉别人,没想到他连庄信正也不告诉。

? ? ? ? ? ? ? ?练成一炉钢

张爱玲在1988年9月给庄信正的来信里写,“林先生答应代保密,会认真到这程度,不愧是你的好朋友,一丘之貉,实在难得,我真感激。”

1992年,张爱玲给只见过两次面的林式同寄去一封信,附了一份遗书,让他当遗嘱执行人。

张爱玲遗嘱。

建筑师林式同根本不知道张爱玲是文学界名家,他之后曾发文纪念张爱玲:

"张爱玲的离群索居,是她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在她的心目中,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带来的繁文缛节,就是麻烦,而她为解脱麻烦所持的态度,就出自她的不予不欠的自主人生观。

?张爱玲和我在电话里闲聊时,她对所谈到的每件事都有浓厚的兴趣,都加上联想,也发表她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她说话有时海阔天空,有时微妙细致,大大地增强了我的联想力。

张爱玲自己说过,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她很能自得其乐,而且这些喜悦,又都是随时皆在,顺手拈来的。在纯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如果没有她所不喜欢的,在很自然的情绪下,她倒是非常乐意交谈的。

虽然张爱玲的作品能叙述大众的感受,但她自己,却不受那七情六欲所束缚。譬如她不太留恋过去的上海。在言谈上,也从不不表示对什么失误有憎恨的意思。对她喜欢的东西,也只是看看而已,没有占有和保留的欲望。她的叙事,总是点到即止,从没有把自己陷在里面。
?
她的生活方式,是她内在个性的表现,不受外来的规范所左右。一般人被牢牢套住而不自觉的习惯,不管是属于社会上的或道德上的,她都觉得和她的个性格格不入,就认为是打搅她的麻烦,对于这些,她所采取的态度,就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
她甚至要把她自己的骨灰,撒在远离尘世、无人空旷的地方!如此才能自由自在,平静安乐。

她的避世,是她为了保持安静生活很自然的表现。我很尊重她的决定,因此在我们整个交往过程中,我从来没有主动登门去找过她。我每次问她要什么样的协助,总是被婉拒掉了,这非但没有将我对她的热忱泼了冷水,反而使我对这位不欠不求卓立坚决的女士,倍加崇敬。

张爱玲没有家具,没有珠宝,不置产,不置业,对身外之物,确是看得透、看得薄,也舍得丢,一般注重精神生活的艺术家都有这种倾向,不过就是不及她丢得彻底。看她身后遗物的萧条情形,真是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
她不执着,不攀缘,无是非,无贪瞋,这种生活境界,不是看透看破了世事的人,是办不到的。

她没有借钱、欠钱,不用信用卡,充分显示她的量入为出不借不欠的独立生活观。

张爱玲很会调配自己而自得其乐,譬如在一九九三年五月,她做了一次整容手术,又觉得戴眼镜不适合她的脸型,因此配了隐形眼镜。她也买了好些化妆品,多半是保护皮肤的。
?
她又喜欢买衣服,各色各样的都有,她花了很多钱去吃药看医生,去掉房租,她所剩的钱就不多了,不然我想她可能会买更多的衣服。
?
因为怕蚤子钻到头发里,她把头发剪了,以后一直戴假发,最早的假发是全黑的,可能她觉得和年龄不合,后来用的都是黑中带白的了。"

1995年9月8日,林式同记得很清楚:"中午十二点多,我回家正想再看当天还没看完的报纸,十二点三十分,张爱玲的公寓经理,租房时见过的那位伊朗房东的女儿,突然打电话来说:“你是我知道的唯一认识张爱玲的人,所以我打电话给你,我想张爱玲已经去世了!"

"十一日(星期一)晚和庄信正通过电话后,我们决定一切按遗嘱办理,不举行葬礼,这建议和张错在十二日晚所表示的意见不谋而合。至此,我们治丧小组的成员为:林式同、张错、张信生,及在纽约的庄信正。而以张错为对外新闻发言人。

遗嘱吩咐骨灰撒在空旷的地方,按加州法律只能撒到离岸三里外的海里,我向安排船只的Borden太太说最好把出海的日期定在星期六,大家都可以按时出席,她说九月三十日有船,于是我们定于该日举行海葬仪式,这天正巧是张爱玲的七十五岁冥诞,大家觉得很有意义。" 当天,骨灰与鲜花伴随着汽笛长鸣,随风飘在了深蓝色的海中。"

张爱玲骨灰撒海。

海葬任务完成后全体出席人员在船坞合影,自左至右;许媛翔、张错、林式同、张绍迁、张信生、高全之海葬任务完成后全体出席人员在船坞合影,自左至右;许媛翔、张错、林式同、张绍迁、张信生、高全之
海葬任务完成后全体出席人员在船坞合影,自左至右:许媛翔、张错、林式同、张绍迁、张信生、高全之。

? ? ? ? ? ? ? 许鞍华

许鞍华是拍摄张爱玲小说最多的导演。执导过话剧版《金锁记》,也拍过《倾城之恋》和《半生缘》,加上《第一炉香》,许鞍华拍过4部张爱玲的小说。

凭借《第一炉香》,许鞍华获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最高奖项终身成就奖。
张爱玲原著中,乔琪乔是一个大家族中不得宠的纨绔子弟,因是混血,生得一副好相貌,脸色苍白,气质优郁,眉目英挺,“在那黑压压的眉毛和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下去了。”

2019年,72岁的许鞍华选了一身肌肉,肤色黝黑的彭于晏饰演乔琪乔,网友戏称,他和身材高大一米七的马思纯演对手戏,能把《第一炉香》变成《第一炉钢》,咋看咋不像张爱玲笔下的乱世才子佳人的苍凉、堕落、纠缠、煎熬、依赖、勾引、暧昧,冷酷,倒像是现时的健身教练促销或是村覇戏村姑。

"那你要不要参加十堂健身课?"
选角败笔也不是第一次了。曾经,许鞍华在《许鞍华说许鞍华》一书复盘《倾城之恋》,承认选角是败笔。

许鞍华是最早拍张爱玲的电影导演,而《倾城之恋》(1984)的背景正是发生在香港。遗憾的是,不论是导演,还是观众,都对这部电影感到不满意。许鞍华就曾坦言,这部电影是她的“滑铁卢”。因为档期突变,她在1984年临时接拍了《倾城之恋》。张爱玲甚至从美国发来电报鼓励,但许鞍华在忠于原著与自身创见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将这部张爱玲拍得更像是港式爱情传奇,票房口碑双双失败。不仅如此,许鞍华更大的遗憾是在拍摄的过程里,她不慎遗失了张爱玲的电报。

"缪骞人的戏剧表演很差,发仔也是。虽然两人都是好演员,但他们是电影(cinema)演员,不是戏剧(drama)演员。其实《倾城之恋》最有吸引力的是两个主角的对手戏,两个人的动态足以控制整个戏,演员要做优秀的戏剧角色,但他们俩是很低调的演员,演戏很生活化,做这个戏就行不通。"

巜倾城之恋》范柳原与白流苏。
一口龅牙的缪骞人饰白流苏,一张大国字脸的周润发,能在正气霸气之间自由穿梭,然而让他演性情轻浮的浪荡子,却实难演出范柳原的精气神。缪骞人怨妇相太浓,许鞍华也不能理解为何美术指导给缪骞人搞个短发造型。

而张爱玲的笔下:

“范柳原真心喜欢她么?那倒也不见得。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床架子上挂着她脱下来的月白蝉翼纱旗袍。她一歪身坐在地上,搂住了长袍的膝部……蚊香的绿烟一蓬一蓬浮上来,直熏到脑子里去。她的眼睛里,眼泪闪着光。”

“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一个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流苏交叉着胳膊,抱住她自己的脖颈。七八年一霎眼就过去了。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红洒金的辉煌的背景里去。”

"然而海上毕竟有点月意,映到窗子里来,那薄薄的光就照亮了镜子。流苏慢腾腾摘下了发网,把头发一搅,搅乱了,夹叉叮铃当啷掉下地来。她又戴上网子,把那发网的梢头狠狠的衔在嘴里,拧着眉毛,蹲下身去把夹叉一只一只捡了起来。柳原已经光着脚走到她后面,一只手搁在她头上,把她的脸倒扳了过来,吻她的嘴。发网滑下地去了。这是他第一次吻她,然而他们两人都疑惑不是第一次,因为在幻想中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半生缘》顾曼桢与沈世钧《半生缘》剧照:顾曼桢与沈世钧

《半生缘》:梅艳芳与葛优
好在,1997年,许鞍华执导的《半生缘》时,电影的选角却是集体在线的。吴倩莲扮曼桢,梅艳芳演曼璐,黎明简直就是另一个沈世钧,温吞犹疑的性格,富家子弟的气质,葛优的祝鸿才,“笑的时候像猫,不笑的时候像老鼠”。

《半生缘》是张爱玲少有的长篇,是她改自早年以梁京为笔名而写的巜十八春》,写了世钧和蔓桢相爱18年的悲欢离合和爱恨嗔痴的悲剧故事。到美国后,张爱玲把它改成巜半生缘》,是的,与君倾城恋,嗔痴半生缘。

但不知为何,这部两岸三地合作的电影,依然摆脱不掉一种台湾文艺片的味儿。小说中人情交往的暧昧复杂,男女之间的勾心算计,既相爱又疏离的种种心理体验,细腻地彰显出张爱玲的人生观,但这些都未能在电影中呈现出来。许鞍华把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悲剧交给了宿命,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处理。

张爱玲是这样写的:

"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点的——同样地需要远离人群。

不知道穷人在危难中互相照顾是不算什么的,他们永远生活在风雨飘摇中,所以对于遭难的人特别能够同情,而他们的同情心也不像有钱的人一样地为种种顾忌所钳制着。这是她后来慢慢地才感觉到的,当时她只是私自庆幸,刚巧被她碰见霖生和金芳这一对特别义气的夫妻。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十四年了,日子过的真快,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和世均从认识到离别,不过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立在一个美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

满地的斜阳,那阳光从竹帘子里面筛进来,风吹着帘子,地板上一条条金黄色老虎纹似的日影便晃晃悠悠的,晃得人眼花。"

最后的最后:

半生燃尽一炉香,一生炼成一炉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万创散文网 » 张爱玲:从第一炉香炼成第一炉钢。